减隔震的商业价值


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,也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最多的国家,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提高,如何更好的保护人民生命以及财产的安全被提到更高的高度。

减隔震技术是世界公认的优秀的抗震技术。
根据中国地震局网站地震信息,夜间发生地震的概率为50%左右,但目前的各类文件中均未提及地产类减隔震,仅在2019年征求意见稿中鼓励装配式建筑使用减隔震技术,提高抗震性能。当前地产领域减隔震的渗透率较低。

主要包括商业地产类;以机场为代表的交通枢纽类;以IDC数据中心为代表的信息安全类;以LNG为代表的震后高危工业类。

高烈度区:

高烈度区隔震技术应用于地产具备商业价值,即:降本促销。

机场

机场是生命线工程,采用隔震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机场安全性能,理论上还可以降低结构造价约10%。

LNG

由于LNG易燃易爆的危险性特征,LNG储罐具备低温性、承压性、严防泄露性和抗震性的设计要求,采用隔震技术不仅增强抗震性能还可降低成本。

数据中心

数据中心作为创新领域新基建,其建设有望维持长期较高增速。目前机房抗震领域和通信设备抗震领域都还停留在“硬性抗震”的阶段,技术革新亟待加强。随着数据信息安全维护不断提升,预计更加符合数据中心的建设需求的柔性抗震也将随之扩张。

一直以来在非政策要求领域,建筑减隔震技术得不到充分渗透主要包括两方面原因:

1)经济实用性考虑:由于减隔震配置为除传统建筑外的其他类结构设计组成部分,属于额外购置的部分,表面上看构成直接造价成本上升,但考虑设计因素的基础之上,建筑减隔震技术的加入将有效帮助节约综合造价,起到较好的经济效益。

2)产品认知问题,产业发展初期,大多数下游业主、设计院和施工方并不了解,包括其在高烈度区的经济实用性。根据历史项目的相关研究搜集,我们发现高烈度区的建筑减隔震的应用多可为整体工程节约造价。对于应用隔震支座的建筑,通常可降低1度设计,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比非隔震建筑大幅减小,上部结构截面尺寸减小,对应用料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减少(如钢筋水泥等);同时上部结构自重及地震作用减小,下部结构造价也将随之降低。两部分结构造价的降低或弥补隔震支座所带来的附加成本,甚至常常带来一定程度的造价节省。


文章作者: Yang
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源 Yang !